


章节:45/共45讲
74人已学
12分20秒
11分08秒
14分58秒
15分22秒
14分55秒
12分57秒
15分58秒
18分24秒
09分31秒
15分10秒
12分30秒
15分06秒
14分27秒
15分20秒
20分14秒
19分26秒
13分14秒
14分27秒
13分04秒
16分43秒
11分11秒
07分43秒
16分43秒
15分45秒
14分02秒
16分05秒
11分47秒
15分28秒
13分46秒
11分46秒
14分22秒
14分13秒
11分54秒
12分50秒
15分18秒
12分53秒
19分37秒
14分34秒
14分56秒
11分21秒
11分56秒
14分22秒
14分47秒
13分30秒
15分10秒
职场“萌新”变形记: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九大修炼
-帮助新员工“留下来”、“为自己”、“好好干”的系列课程-
课程背景:
研究显示:新员工常常在入职6个月到1年的时间内出现离职高峰,新员工的留存率和成长速度会直接影响企业人才的培养效率及招聘成本的损失。
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员工进入职场的适应阶段需要帮助他进行九大课题的成长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端的要求:
1、角色蜕变。从学校人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需要清楚职场本质,升级自己对人对事的经验,对工作、领导、同事保有合乎中道的期待,融入团队协作,修炼职业心态;
2、创新思维。企业都需要通过创新寻求更多的机会,而新员工作为企业新生力量,更具创造力,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创新偏差,这就需要系统的创新方法帮助新员工找准创新方向,落地创新方案,拿到更好的工作成果。
3、商务礼仪。职业形象决定第一印象,商务接待影响合作成败,餐桌礼仪暗藏晋升机遇,这些看似细微的礼仪规范,实则是职场竞争力的隐形标尺。得体的商务礼仪能帮助新员工快速建立可信度、赢得关键机会、规避职业风险,掌握礼仪精髓,让职场之路事半功倍。
4、生涯规划。需要明晰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涯规划方法策略是不一样的,清晰企业要求,自觉提升个人能力;盘点个人收益,聚焦个人价值;不当职场工具人,看到工作内容与长期目标之间的联系;
5、时间管理。新员工需要快速适应职场节奏,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从方法到工具让目标可视化,让路径更清晰,让时间安排更合理,高效利用时间产出成果。
6、高效沟通。职场中向上沟通汇报:破除「不敢说、说不到点」的困境;平级协同联动:解决「推不动、合不拢」的症结;客户需求价值:突破「挖不准、hold不住」的瓶颈,结构化表达,自己说的清楚,别人听的明白;
7、情压管理。识别自身情绪状态;通过认知、情绪、行动三个维度改善工作状态;合理释放压力,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和负面情绪状态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鼓励新员工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职场挑战;
8、AI提效。新兴的AI工具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给我们的职场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不仅要让员工掌握AI工具,更要通过AI加深员工对工作的思考,以更好人机协同,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9、服务提效。数字化时代,仅靠机械执行难以在职场突围——缺乏服务意识易被贴上“低价值”标签,盲目应对需求导致精力透支、成长停滞。从“解决问题”到“设计体验”,用服务冰山模型精准挖掘隐性需求,从执行者蜕变为“服务设计师”,在高效输出中实现职业跃迁。
课程收益:
本系列课程助力新员工快速胜任,为组织解忧增效:
Ø 击碎角色困惑:告别学生思维带来的效率瓶颈与情绪消耗,快速拥抱职场身份,稳定心态,减少因角色模糊导致的摩擦与流失。
Ø 打通沟通梗阻:消除上下级沟通不畅、平级提升信息传达与任务协同的效率,服务顾客展示专业性,新员工能说得清、讲得透。
Ø 提高工作效率:聚集关键目标,盘点时间资源,划分事项优先级,合计计划,灵活应对,做到要事第一,有条不紊,提升单位时间产出。
Ø 降低盲目离职:用清晰的职业蓝图打破“工具人”迷茫,提升新员工工作意义感与内在驱动力,从源头降低短期内因方向不清导致的非预期流失。
Ø 筑牢心理防线:预防职场“负能量”传播,减少因压力积累导致的身心问题、状态下滑和低绩效输出,保护组织的健康人力资本。
Ø 立塑专业形象:避免新员工因礼仪细节损害团队形象及客户关系,快速打造值得信赖的专业化标签,使能力得到公正评价与展示。
Ø 神奇服务提效:学习服务核心,懂得体验设计概念,助力新员工构建“需求-资源-体验”服务链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Ø AI提质增效:科学训练,即学即用,快速掌握各类AI工具方法和技巧;思维升级,在使用AI工具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效能提升,运用AI工具的同时加深对工作的思考,优化流程,提升产出。
Ø 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创新意识,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多思考,取得更好成果;系统分析问题,找到创新关键点,避免盲目创新;运用实操的创新方法和工具产出创新方案,让创新可落地。
课程模型:
1-篇:角色蜕变篇:角色转型、思维转换、团队协作(刘茗烨1-6讲)
2-篇:创新思维篇:思维训练、问题分析、创新方案(祖维龙7-11讲)
3-篇:商务礼仪篇:形象管理、商务接待、餐桌礼仪(李桂仙12-16讲)
4-篇:生涯管理篇:明确重点、清晰要求、盘点收益(刘茗烨17-22讲)
5-篇:时间管理篇:明晰目标、时间规划、计划落地(祖维龙23-27讲)
6-篇:高效沟通篇:上司汇报、平级支持、客户服务(李桂仙28-32讲)
7-篇:情压管理篇:识别情绪、调适压力、增强韧性(刘茗烨33-36讲)
8-篇:AI 提效篇: 人机协同、流程可视、场景应用(祖维龙37-41讲)
9-篇:服务提效篇:服务意识、三维服务、体验设计(李桂仙42-45讲)
课程时长:共45讲,10小时41分钟
课程对象:新员工(校招&社招)
课程方式:讲师视频讲授:痛点解析+原因探析+工具剖析+案例透析+实战练习
课程大纲
一、角色蜕变篇:从校园学霸到职场战士
第1讲:学生思维突围战,如何打破等待投喂?
【场景痛点】为什么总在等安排?等指导?等反馈?
【模型原理】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核心方法】从被动执行者转向主动创造者,事事有跟进件件有反馈,接旨问清的五个确认
【案例】新人“等出来”的危机
【每讲一练】主动创造者自查清单
第2讲:环境变了,为什么好学生难成好员工?
【场景痛点】为什么埋头苦干总是他加班却总被批评“学生思维”?
【模型原理】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核心方法】职场核心逻辑从“做题”变为“解决真实问题”,修炼结果思维的三个境界
【案例】加班50小时的精美PPT,为何被领导狠批?
【每讲一练】结果思维转换训练卡
第3讲:对工作不喜欢的背后,可能是意志力的真薄弱
【场景痛点】为什么频繁换工作解决不了迷茫?越跳越心慌?
【模型原理】漂泊者VS航行者
【核心方法】不喜欢工作要进行的2个改造:工作再造&认知再造
【案例】95后女孩的试岗怪圈,2年换7份工作只为找到心中所爱
【每讲一练】认知再造行动卡
第4讲:破解“嫌事多嫌钱少”困局
【场景痛点】为什么总感觉付出大于回报?
【模型原理】决定收入的不是创造的价值,而是创造价值的不可替代性
【核心方法】打造不可替代性要具备2个条件:1、能力结构;2、能力外化
【案例】行政专员抱怨“杂事多工资低”,半年后从“事物执行者”升级为“系统建构者”
【每讲一练】不可替代性养成实验
第5讲:为什么一被领导骂就心态崩?
【场景痛点】为何领导一句批评就自我怀疑甚至想离职逃跑?
【模型原理】领导应对识别四象限
【核心方法】对领导保持正确的期待,运用积极思维变挫折为成长的契机
【案例】方案被否定后崩溃摆烂VS追问“具体哪里可优化”获得成长
【每讲一练】被批评自我对话清单
第6讲:如何与老员工相处?
【场景痛点】为什么总感觉团队融不进去?
【模型原理】同事相处三原则
【核心方法】融入团队要在做中学,勤沟通,学标杆
【案例】新员工如何提建议升级老员工既定的工作流程?
【每讲一练】融入自评与行动清单
二、创新思维篇:大的突破从小的创新开始
第7讲:启动大脑,创新的核心思维形式
【场景痛点】一定要颠覆式的改变才叫创新吗?创新可以持续训练吗?
【模型原理】创新的三种思维方式
【核心方法】看到身边的创新案例,树立创新意识,训练联想、本质、逆向思维方式,为创新提供方法
【案例】便利贴、人体假肢、自助火锅等案例解析
【每讲一练】找到工作中的创新点
第8讲:问题分析,让创新有的放矢
【场景痛点】为什么创新会变成自嗨?如何扩大创新的成效?
【模型原理】问题分析4大方法
【核心方法】梳理工作中真正需要创新的问题,将模糊问题变清晰,从问题表象挖掘深层原因,找到背后的突破点,立足创新落脚点
【案例】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
【每讲一练】回顾日常工作,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问题找出突破点
第9讲:创新工具(上),脑力激荡的创新
【场景痛点】如何聚焦目标产生创新方案?如何获取更多创意?
【模型原理】群策群力法、强制关联法、创新借用法
【核心方法】基于目标或难点运用不设限的创新工具产出更多创意
【案例】让人眼前一亮的工作反转
【每讲一练】选择合适的创新工具,根据前面分析的问题输出创新方案
第10讲:创新工具(下),有前提的创新
【场景痛点】如何让创新更贴合工作?有没有能简单快速的创新方法?
【模型原理】举一反三法、加减乘除法
【核心方法】在原有方案基础上迭代优化,更易落地
【案例】微创新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团队效率
【每讲一练】选择合适的创新工具,根据前面分析的问题输出创新方案
第11讲:方案推进,让创新能落地
【场景痛点】为什么创新方案会难以推进?如何选择适合的方案?
【模型原理】可行性分析矩阵、加权打分模型
【核心方法】通过时间、资源、风险等因素快速判断可行性,并建立标准通过加权打分找出合适方案
【案例】选择合适的营销方案
【每讲一练】在前面的创新方案中选择出合适的落地方案
三、商务礼仪篇:从隐形人到专业标杆
第12讲:职业形象-为什么你的能力总被第一印象“打折”?
【场景痛点】新员工能力优秀,却因穿着随意被误认为“不专业”或“缺乏准备”。
【模型原理】首因效应与权威投射理论
【核心要点】职场形象三件套——得体着装(符合场合)+ 细节管理(发型/配饰)+ 动态仪态(站姿/手势)
【案例】新人穿着休闲卫衣参加客户会议,被误认为实习生;改穿西装后提案通过率显著提升。
【每讲一练】个人商务礼仪形象自检
第13讲:微信礼仪-线上沟通的“隐形减分项”你中了几条?
【场景痛点】微信沟通语气生硬、回复延迟或滥用表情包,导致同事/客户误解。
【模型原理】社会临场感理论
【核心要点】微信礼仪四原则——及时回复+ 分段表述+ 慎用表情+ 结尾明确。
【案例】员工连续发10条60秒语音被客户投诉,改用“关键词”文字后效率提升。
【每讲一练】根据学习及场景要求,编辑适合的微信内容
第14讲:商务接待-客户为什么悄悄给你贴“不靠谱”标签?
【场景痛点】接待客户时细节疏忽(如迟到、座位安排错误),影响合作信任。
【模型原理】周到性法则(细节体验=专业度+重视程度)
【核心要点】接待流程三关键——提前准备+动态关怀+送别礼仪
【案例】新人因未提前确认客户饮食禁忌,餐宴出现尴尬;学会“需求清单”后获客户表扬。
【每讲一练】分析所提供场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第15讲:会议礼仪-你的发言为何总被“自动屏蔽”?
【场景痛点】会议中插话、跑题或准备不足,导致存在感弱化。
【模型原理】麦拉宾法则(会议影响力=55%仪态+38%表达+7%内容)
【核心要点】高效会议三要素——提前预习+ 有序参与+ 输出结果
【案例】员工会议中频繁看手机被领导点名,改用“纸质笔记+总结复述”后获认可。
【每讲一练】根据场景要求整理参会准备及重点
第16讲:餐桌礼仪-饭局上如何用细节赢得隐形加分?
【场景痛点】商务宴请时不懂座次、用餐禁忌或过度饮酒,暴露职场短板。
【模型原理】共餐效应(餐桌行为=关系信任度测试)
【核心要点】餐桌礼仪四禁忌——不抢先动筷+ 不夹最后一块+ 不劝酒+ 不聊敏感话题,附加转桌方向/餐具摆放细节
【案例】敬酒事件的危机公关
【每讲一练】根据所给场景安排参加人员的座次
四、生涯规划篇:从迷茫工具人到清晰掌舵者
第17讲:对新人而言,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策略是什么?
【场景痛点】为什么学了一堆,仍然被领导批评难胜任?
【模型原理】职业发展三阶段模型(生存期→发展期→事业期)
【核心要点】明确当前所处阶段核心目标(生存期求生存/发展期求能力/事业期求价值)
【案例】兴趣爱好太广泛的小张为何被领导批评?
【每讲一练】明晰阶段发展任务
第18讲:能力错位焦虑,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够格?
【场景痛点】领导总说提高能力,怎么提高?从哪些方面提高?
【模型原理】岗位能力三核模型(知识→技能→才干)
【核心要点】对标岗位要求,学知识、练技能、攒才干
【案例】行政小白的通关三步法
【每讲一练】岗位能力三核急诊单
第19讲:新人优势能力探寻,打造核心竞争力
【场景痛点】什么才是我的核心优势与竞争力呢?
【模型原理】优势探寻3维度
【核心要点】优势进化的原则:在实践中反复磨练,精进外化
【案例】酒店数据分析小白优势迁移的“差评”逆袭战
【每讲一练】优势三探针:挖出你的超能力
第20讲:为何怎么努力领导对我都不满意?
【场景痛点】破解新人魔咒:做事不由东,累死也白功!
【模型原理】企业要求六宫格
【核心要点】清晰企业显隐性要求才有可能胜任企业要求
【案例】小王被评委“优秀新人奖”的秘诀
【每讲一练】根据企业要求矩阵梳理6维度要求
第21讲:对职业收益很不满意,天天打杂,怎么办?
【场景痛点】干得多,挣得少,我是否还有坚持的必要?
【模型原理】职业收益=钱+情感+发展机会
【核心要点】清晰新人的职业收益锚点
【案例】销售部“打杂工”的沉默账单
【每讲一练】3步杂事炼金术
第22讲:长期主义,现在做的跟我想要实现的职业目标怎么关联?
【场景痛点】陷在琐事中,要去到目标职业状态,不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模型原理】职业画布四问
(1)核心价值:我的岗位如何为公司创造收益?
(2)能力储备:当前技能与晋升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3)关键动作:下个季度我应该强化的3个能力是什么?
(4)成长杠杆:目前哪些任务能同时提升我这3个维度的能力?
【核心要点】找到当下和未来的连接点,能力可迁移让当下成为对未来的自主投资
【案例】小王在打印室捡“战壕弹壳”的日子
【每讲一练】觉醒四问
五、时间管理篇:从茫然苦干到高效有序
第23讲:以终为始,紧盯目标才能不跑偏
【场景痛点】感觉目标不合理?定完目标变成了口号?
【模型原理】目标管理五问法
【核心方法】通过目标管理五问法明晰目标,找到方法,提升动力
【案例】新人因难以达成目标而沮丧,如何重新行动起来?
【每讲一练】用目标管理五问法分析目标
第24讲:要事第一,找到关键事半功倍
【场景痛点】忙活半天好像都是琐碎的事?看似为了目标,实际已经跑偏?
【模型原理】重要紧急四象限、事项归类表
【核心方法】拆解实现目标的具体事项,合理归类,聚焦要事
【案例】回顾疲惫的一天却发现好像没啥有效的成果
【每讲一练】对日常工作进行分类,找出关键要事
第25讲:时事匹配,合理计划更能掌控全局
【场景痛点】事情想起哪个做哪个?感觉时间挺多怎么还没做完?
【模型原理】时事匹配表
【核心方法】划分并归类时段,盘点时间资源,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案例】计划不清晰导致费时又费力
【每讲一练】用时事匹配表制定一天工作计划
第26讲:高效执行,计划是指导,执行是王道
【场景痛点】为何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长?一口气做完和保持节奏哪个更好?
【模型原理】执行拆解表、番茄工作法
【核心方法】将事项拆解为关键动作,运用番茄工作法有序推进,提升工作效率
【案例】快速完成会议事项盘点
【每讲一练】针对某一事项进行细化拆解,实验番茄工作法
第27讲:灵活应变,没有完美的计划,但有灵活的行为
【场景痛点】事情没按计划走怎么办?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模型原理】三点调整法、4D处理原则
【核心方法】灵活应对事前、事中、事后各类变化,运用4D原理合理处理突发事件,有序推进
【案例】日常工作计划无头绪,计划被打乱如何应对
【每讲一练】回顾前一天工作结合三点调整法找到优化点
六、高效沟通篇:职场新人必学的表达术
第28讲:向上沟通,为什么汇报总被领导打断?
【场景痛点】为什么辛苦准备1小时,领导只听30秒?
【模型原理】金字塔原理
【核心要点】自己思考要从下往上爬,跟领导汇报要从上往下滑,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他人
【案例】行政申请购买电脑预算事由VS流水账叙述
【每讲一练】根据所给场景,设计向上沟通的要点或话术
第29讲:平级说服,为什么跨部门需求推不动?
【场景痛点】为什么发了消息对方总不回?一问就是没时间!
【模型原理】利益共同体画布(对方痛点+共同目标+最小行动)
【核心要点】从关注“我要什么”转为“这对你有什么价值”
【案例】从“业务部与法务部共同降低风险”案例展示共赢话术
【每讲一练】根据所给场景,设计跨部门沟通的要点或话术
第30讲:平级协同,为什么我说的很清楚了,对方仍然不配合?
【场景痛点】如何让平级协同有好的结果还要有好的关系?
【模型原理】通情而后达理,让对方点头的3个方法
【核心要点】沟通从点头开始
【案例】忙碌中的马经理为啥拒绝了小张,却回应了小李的需求?
【每讲一练】根据所给场景,设计跨部门沟通的要点或话术
第31讲:客户需求挖掘,为什么方案总被客户否?
【场景痛点】为什么你写的方案客户总说不是我想要的,而你特委屈?
【模型原理】SPIN提问话术&3F倾听
【核心要点】通过深度提问定位客户未明说的核心痛点,将客户零散的表达转化为可落地的需求。
【案例】销售新人误判客户对“低价”需求,忽略隐性安全诉求
【每讲一练】根据SPIN话术逻辑,设计场景沟通话术
第32讲:冲突化解术,为什么被怼就哑火?
【场景痛点】面对质疑就语无伦次,事后懊悔没发挥好?
【模型原理】非暴力沟通四步法
【核心要点】用事实回应代替情绪对抗,聚焦问题解决
【案例】跨部门沟通时,用“数据错误影响时效”代替“你故意挑刺”
【每讲一练】运用非暴力沟通逻辑,设计场景话术
七、情压管理篇:从情绪奴隶到职场主人
第33讲:情绪过山车,为什么小事就能让你崩溃?
【场景痛点】为什么被领导批评/同事一句话就情绪失控,影响整天工作?
【模型原理】情绪ABC理论(事件→信念→情绪后果)
【核心要点】识别非理性信念(如“我必须完美”),用客观事实替代主观臆断
【案例】因邮件错字被批,从“领导否定我能力”转为“下次检查三遍即可”
【每讲一练】信念转换与行动
第34讲:情绪失控预警,情绪来了该咋办?
【场景痛点】情绪表现伤害关系,不表现情绪伤害自己,该咋办?
【模型原理】情绪的2个循环
【核心要点】情绪要表达而非表现
【案例】情绪表现VS情绪压抑
【每讲一练】自我表达的“我句式”
第35讲:感受调节术,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的实用技巧
【场景痛点】为什么状态不好,却怎么也调节不了?
【模型原理】感受调适五感法&积极心态五施法
【核心要点】真正的疗愈是发生在左脑
【案例】新人陈静的“灰蒙蒙”
【每讲一练】五感SPA&五施日志
第36讲:能量补给策略,为什么休息后仍疲惫不堪?
【场景痛点】为什么周末补觉还是累?如何科学恢复能量?
【模型原理】精力管理四维度(身体→情绪→心智→精神)
【核心要点】针对性补充能量(如运动补体能、社交补情绪、学习补心智、梦想助精神)
【案例】小王刷手机“休息”反而更累
【每讲一练】四维精力管理极简训练表
八、AI 提效篇:用好AI,能力思维双提升
第37讲:人机协同,我们能让AI 干什么?
【场景痛点】AI是下一个蒸汽机吗?可以用AI干什么?
【模型原理】AI大模型、AI垂直工具
【核心方法】看到不同AI大模型的区别,如DeepSeek、通义千问、豆包等,并且结合垂直工具快速成图片、文档、PPT等。
【案例】用AI 工具生成演讲稿及PPT
【每讲一练】结合日常工作对话AI,延展思考
第38讲:有效提问,让AI 回答更贴切
【场景痛点】为什么AI的回答不如人意?如何提问能让AI 更知道我想要什么?
【模型原理】R-MAP模型
【核心方法】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答案,需要我们用更有利于AI理解的语言进行提问
【案例】对比不同的提示词下的分析报告
【每讲一练】优化提示词以获得更优回复
第39讲:进阶智能体,让AI 真正能干活
【场景痛点】AI只能对话聊天吗?如何让AI直接输出我要的成果?
【模型原理】IPO模型
【核心方法】理解智能体的核心流程,做到思而后行,基于目标的工作再思考
【案例】智能体运用示例
【每讲一练】盘点日常工作,看看哪些可以用智能体进行提效
第40讲:搭建智能体,培养你的工作帮手
【场景痛点】智能体的主流平台有哪些?如何搭建智能体?
【模型原理】COZE平台
【核心方法】在平台上通过自写提示词、智能提示词快速搭建智能体
【案例】基础智能体演示
【每讲一练】搭建自己的基础智能体
第41讲:智能体插件与工作流,武装AI助手
【场景痛点】如何让智能体实现更多功能?智能体和工作如何协同优化?
【模型原理】插件与工作流
【核心方法】利用插件丰富智能体功能,通过工作流的拆解重新审视工作流程,并写入工作流进行提效
【案例】搭建工作流-某公司产品海报设计
【每讲一练】为自己的智能体添加插件和工作流,提升智能体处理能力
九、服务提效篇:三维服务提升综合价值
第42讲:服务盲区-为什么你的付出总被忽略?
【场景痛点】新员工忙于执行任务,却因缺乏服务意识被评价“机械呆板”“没有价值感”。
【模型原理】服务冰山模型(可见行为VS隐性需求,90%的价值藏在体验设计中)
【核心要点】服务=解决问题+情绪共鸣+未来预期,需同步关注“事、人、势”。
【案例】客服机械回复流程话术引发投诉,改用“确认需求+情感回应+预案提供”后满意度提升40%。
【每讲一练】找一个案例,分析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第43讲:内部服务-如何让同事主动为你“助攻”?
【场景痛点】跨部门协作时效率低下,互相抱怨“对方不配合”。
【模型原理】内部客户理论(把同事当客户,用服务思维换资源)
【核心要点】3F法则——Fast(及时响应)、Friendly(利他沟通)、Follow-up(闭环反馈)
【案例】新员工用“需求清单+截止时间+利益共赢点”邮件沟通,研发部门优先级提升。
【每讲一练】总结分析实际工作中能为同事服务的场景
第44讲:外部服务-客户为什么为“感觉”买单?
【场景痛点】客户表面满意却未复购,隐性需求未被挖掘。
【模型原理】峰终定律(体验峰值和结尾决定整体评价)
【核心要点】设计“WOW时刻”——惊喜服务(如超额交付)、仪式感结尾(如手写感谢卡)
【案例】销售在合同签署后追加“免费培训彩蛋”,客户转介绍率翻倍
【每讲一练】结合提供场景,设计给客户绝佳体验的细节
第45讲:自我服务-你的精力为什么总被透支?
【场景痛点】忙于应对他人需求,导致自我成长停滞。
【模型原理】能量管理金字塔(体能>情绪>思维>意义)
【核心要点】建立“服务边界”——20%精力用于应急,80%投入高价值事务。
【案例】员工用“每日3件优先级清单+自动化工具”节省2小时/天,用于技能学习。
【每讲一练】结合个人情况,设计做好个人服务的小细节
讲师介绍
刘茗烨老师 职场竞争力提升教练
9年职场竞争力实战经验——从小白到企业高管的晋升之路
教育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级经济师
《教练型领导力训练》版权课程认证讲师
《EI情感智能》课程认证讲师
《职业生涯规划》认证讲师
曾任:某大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人才发展经理
曾任:新媒体行业(央企)|高级经理+企业大学负责人
曾任:光伏新能源行业|人力总监
※ 擅长定制化:基于企业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10000+员工摆脱职业发展不断阶段遇到的职场困惑,主要解决员工角色定位、生涯决策、职场适应及角色平衡的问题。
※ 擅长领域:职业生涯规划、情绪压力管理、职场沟通、职业素养提升等,累计授课近700场,好评高达98%。
祖维龙老师 职场效能提升教练
AACTP国际注册培训师
211院校“创新创业导师”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认证创新引导师
全国培训师推优大赛全国总决赛“最佳课程呈现奖”得主
曾任:伊利实业集团(中国500强) | 北京大区销售主管
曾任:云南九机科技有限公司 | 教研部负责人
»思维双证讲师:左圆右方·创新思维©认证讲师、东尼博赞思维导图认证讲师
»多维实战讲师:具备近十年多行业的教学经验,本着“开心学、认真练、灵活用”的教学理念,力求“培训有产出,学员有成长”,已培训学员10000+人。
»擅长领域:问题分析解决、高效沟通、公众演讲、结构化思维、创新思维、思维导图等
李桂仙老师 服务效能提升专家
银行系统服务营销实战培训师
15年企业/银行系统培训经验
服务效能管理培训师
CAEP职业培训经理人
服务设计与创新一级
全国高级礼仪培训师
李老师拥有15年企业及银行培训经验,银行培训及辅导经验超10余年,目前主讲银行网点服务营销、员工服务营销技能训练、场景化服务营销、支行长服务管理、员工综合职业素养等课程。课程注重现场实操,场景演练、案例解析、演练辅导及分享研讨,充分与学员互动、沟通。近年来,与全国各地多家银行系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课程得到学员一致认可。
现在就让线上线下混合式营销搭建起来,驱动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