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分析与业绩改善实战
课程背景:
经营管理作为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建立在必要的知识体系和认知层面之上,还需要掌握必要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包括但不局限于:运营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制度建设、流程设计、流程优化、数据分析、团队协作、会议管理、重点项目督办、日常工作协调等等。其中,经营分析、经营改善和经营会议的组织和管理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
本课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员了掌握经营分析的框架,建立经营业绩管理的关键指标体系,经营数据管理体系,对公司的经营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测,并根据经营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持续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并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收益:
l 建立经营管理全局的宏观意识和思维;
l 掌握公司经营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l 掌握经营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方法;
l 掌握公司经营绩效改善的工作方法。
l 掌握经营会议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l 掌握重大经营事项督办管理的方法。
学员对象: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中层经理、主管等管理人员。
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图(纵向到底)
课程大纲:
第一讲 运营管理体系设计与运行
案例:某大型上市公司运营模式和体系
1. 运营管理难点
2. 运营管理框架
2.1运营管理的主线—效率、成本、风险
2.2运营管理(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效率
2.2.1组织效率
2.2.2人员效率
2.2.3流程效率
2.2.4资产效率
第二讲 经营数据管理与分析
案例:某公司财务与运营数据分析演示
1.经营数据统计范围和口径、周期
1.1战略指标——公司层
1.2财务指标——财务系统
1.3运营指标——组织运营
1.4综合指标——综合状态指标
1.5专项指标——专业职能指标
1.6周期指标——月、季、年度指标
1.7核算口径——实现求是
2.经营数据分析
2.1对标分析(与目标、标杆)
2.2趋势分析
2.3数据关联分析
2.4个案(专项)分析
2.5异常数据处理
第三讲 经营业绩改善——运营与财务协同改善
案例:某大型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改善模式
1.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运用
1.1经营业绩数据——收入、毛利、利润
1.2运营效率数据——营业周期、资产周转周期
1.3成本管控数据——成本、费用结构
1.4风险预警数据——资产结构与效率
1.5将分析结果转化为改善措施
1.6运营&财务协同推动
2.问题定位、分析与改善方法
2.1问题描述(定义问题范围)
2.2问题测量(描述现状)
2.3问题分析(原因分析)
2.4改善对策(临时及长期措施)
2.5流程方法固化
3.经营业绩改善驱动机制
3.1通报机制
3.2问责机制
3.3奖惩机制
3.4任职考查
3.5专项考核
3.6赛马机制
3.7捆绑机制
3.8淘汰机制
第四讲 经营例会、专项会议组织和管理
案例:某大型上市公司的经营例会制度
1.经营例会组织与管理
1.1会议时间选择——固定时间,尽早安排
1.2参会人员范围——相对固定
1.3会议方式选择
1.4会议内容——财务结果与分析、运营事项与结果汇报、重大事项进度
1.5 运营会议纪要——严肃严格
2.专项会议组织与管理
2.1专项会议适用范围——专题事项
2.2专项会议参与人员——密切关联性
2.3专项会议方式——灵活
2.4专项会议内容——聚焦
2.5专项目会议议程——简短
2.6专项会议纪要——简洁
第五讲 重大项目、任务督办
案例:某大型上市公司经营项目任务督办模式
1.重大项目任务管理方式
1.1重大项目任务清单
1.2重大项目任务管理(电子)看板
1.3重大项目任务(共享)进度计划
1.4项目、任务领导挂帅——项目负责人
1.4.1领导小组——项目任务支持
1.4.2项目任务执行小组——项目任务执行
2.重大项目任务督办——建立管理机制
2.1定期汇报——面向上级领导
2.2定期通报——面向公司
2.3专项考核——阶段适用
2.4问责机制——分类管理,底线思维
讲师资历
陈新江老师
企业运营管理专家
近30年企业实战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MBA
曾任:迈科智能科技| 集团副总裁、医疗器械总裁
曾任:浙江安德电器| 副总裁
曾任:美的集团(世界500强) | 运营总监
曾任:德豪润达电气(上市) | 质量管理部经理
曾任:亚新科制动系统(珠海)| 人资经理、品质经理
★ 西南大学广东研究院、广东省电商学会特聘专家,珠海市智能制造学会、珠海制质量协会理事,广东省工信厅、农业厅特邀专家
擅长领域:企业战略规划、成本利润管控、经营扭亏、新产业培育、质量管理、精益文化等
现在就让线上线下混合式营销搭建起来,驱动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