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课程背景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这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监管时代。资管新规以其穿透式监管、打破刚性兑付、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等核心原则,对银行理财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银行理财赖以生存的模式面临颠覆性挑战,各类产品设计、投资运作、风险管理以及销售体系都亟需进行全面转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刻理解新规内涵,积极调整战略布局,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资管新规带来的严峻挑战,银行理财的转型升级既是必然趋势,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意味着银行需要重新审视其资管业务的定位,从过去的“类信贷”模式向真正的“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模式转变。这不仅要求银行提升自身的专业投资能力、风险定价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更需要建立健全符合新规要求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营流程。本课程旨在深入剖析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冲击与影响,探讨在新规框架下,银行理财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程收益
· 深入理解资管新规的核心精神与条款。
· 掌握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路径与方法。
· 提升产品设计与创新的实战能力。
· 学会资管新规下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 理解理财子公司的战略定位与发展。
· 探寻银行理财业务的盈利新模式。
课程时间 共5讲,1小时41分钟
课程对象
银行各级管理人员、理财业务骨干、产品经理、风险管理人员。
课程章节
第一讲:资管新规的雷霆万钧之力与银行理财的“破旧立新”之路
· 资管新规的“紧箍咒”:打破刚性兑付的生死线
o 案例:某银行理财产品因未打破刚兑被罚款300万元。
· 穿透式监管的“照妖镜”:看清底层资产的真实面貌
· 净值化管理的“新常态”:告别预期收益的幻影
o 落地工具:净值化产品估值模型。
· 消除多层嵌套的“组合拳”:斩断资金空转的链条
· 非标投资的“紧箍咒”:限制非标资产投资的比例与期限
o 案例:某银行非标投资超限,被监管约谈并要求整改。
· 过渡期安排的“缓冲垫”:平稳有序过渡的策略选择
第二讲:净值化转型:银行理财的凤凰涅槃与华丽转身
· 净值化产品设计:从“固定收益”到“浮动净值”的思维革命
o 落地工具:多资产配置模型。
· 投资策略的重塑:向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进军
o 案例:某理财子公司采用量化策略,一年收益率达到15%。
· 估值方法的优化:公允价值计量让净值更真实
· 信息披露的升级:让投资者看得懂、看得清
· 销售模式的变革: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
o 案例:某银行推出线上理财社区,吸引用户30万人。
· 投资者教育的深化:培养理性投资者的重要性
第三讲:风险管理:新规下银行理财的“铜墙铁壁”与“火眼金睛”
· 信用风险的新挑战:信用下沉与违约事件的应对
o 案例:某债券违约事件导致理财产品亏损2000万元。
· 市场风险的精准识别:利率、汇率波动下的风险对冲
o 落地工具:风险价值(VaR)计算工具。
· 流动性风险的防线:极端情况下的应对预案
· 操作风险的防范:堵住内控漏洞,严防道德风险
· 合规风险的生命线:资管新规下的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o 案例:某银行因产品销售不规范,被罚款50万元。
· 声誉风险的管控:危机公关与品牌建设
第四讲:理财子公司:银行资管的“独立王国”与“创新前沿”
· 理财子公司的战略定位:独立运营与市场化发展
·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o 落地工具: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o 案例:某理财子公司推出ESG主题理财产品,募资规模达10亿元。
· 金融科技的赋能:智能化、数字化提升资管效率
· 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专业化团队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 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借鉴国际经验,提升全球竞争力
o 案例:某理财子公司与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合作,共同发行QDII产品,募集资金5亿美元。
讲师资历
万元老师
银行产品营销专家
12年以上银行产品营销经验
法国南锡商学院硕士、博士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MBA硕士、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硕士
上海财经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高校兼职讲师
现任: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丨管理系专任教师
曾任:伦敦ZAIFE投资银行丨项目经理
曾任:新加坡大华银行(新加坡国资控股)丨海外大客户业务副总裁
曾任:高顿财经丨金融领域讲师
擅长领域:对公大客户营销、基金营销、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客户关系管理等
——在专业领域上,经得住深究——
持多项专业证书:注册金融分析师CFA(三级)、金融风险管理师FRM(二级)、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评级从业资格
在知名平台发表专著:参与《上海金融企业品牌研究》《上海海洋产业金融产品创新》等课题的研究,参与发表专著2部;(发表平台:上海社科院)
——在企业实战上面,“耐抗耐打”——
★从0到1000:仅用半年时间,带领团队搞定1000家移民机构合作协议的签署
★从-10%到50%:用两年的时间,推动大华银行国际房贷业务业绩从-10%上升至50%
★从10到200:仅用八个月时间,实现从高净值客户10到200的提升,总资产超过1亿新币,投保金额翻5倍。
★一天18家:带领5人的团队,仅用一天时间,签约18家移民机构,创造了行业的奇迹。
现在就让线上线下混合式营销搭建起来,驱动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