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需求到落地再到复盘》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需求到落地再到复盘》

授课讲师:郭琪

背景图

价格:联系客服报价

1 2 3 4 5

课程详情

讲师资历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项目组长、项目总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集成经理、研发项目团队成员等
授课方式 内训
课程背景
课程背景: 项目管理课程的开发背景根植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项目本身作为实现战略目标、推动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成功实施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系统、高效的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但在实际的产品研发项目中,项目进度计划的保障向来是一大难题。许多项目由于前期可行性分析不充分,风险评估不足,规划不完善,技术攻关难度预估不足,CAE仿真分析及样件验证载荷谱苛刻或不足,组织对质量阀决策效能低等,都会导致项目无法按照预定时间推进,或带条件过阀。在费用方面,人力成本成为突出的矛盾,人力成本居高,供应链价格波动等因素,几乎70%-80%的项目人力成本预算超标。过程质量管理要求越细致,必然会影响项目进度,同时会造成各项直接、间接的成本增加。 项目管理不仅涉及项目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还涵盖了项目需求、范围、周期、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等多个关键要素,本课程旨在通过高效管理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执行效率,解决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同时满足企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专业的项目管理思维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项目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具备独立承担项目管理工作的能力。
课程目标
课程收益: 1. 了解新品项目开发的全流程,提升项目管理认知; 2. 了解项目进度管理及质量阀,熟悉自身相关的交付物; 3. 掌握项目管理的开发流程及方法,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4. 掌握如何制定项目开发进度,并固化到流程中,形成科学管理体系; 5. 掌握如何管控质量阀交付物和风险控制方法,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成本。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通过国内外主机厂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的核心开发理念,主要阐述从项目战略规划至项目关闭全流程管理,更科学、可控、可执行、可复盘。尤其解决新品研发过程中项目反复变更调整带来的成本提高和周期延长。 课程导入:农机生产企业因老板频繁更改驾驶室扣板设计导致异响问题 unresolved,项目交付延期,工程师未与主管有效沟通。 导论:项目管理概论 一、项目管理基础​ 1. 项目的三大核心特征 ——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晰性 课堂练习:项目与非项目的识别 2.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某企业的某款产品投诉率居高不下 3. 项目管理的十大领域 ——需求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组织管理 二、项目的等级分类​ 1. 按项目规模分类 2. 按项目性质分类 3. 按项目周期分类 4. 按项目行业分类 5. 按项目复杂程度分类 6. 按项目的成果分类 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框架 四、项目里程碑 1. 三个特点:标志性、时间特定性、可衡量性 2. 五大作用:明确项目进度、做出项目决策、监控项目进展、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团队信心案例分析:如何设定产品开发里程碑 五、项目关键路径 六、交付物 1. 交付物规划的三个步骤 1)明确交付物清单​ 2)设定质量标准 3)设定干系人 2. 交付物监控的五个环节 ——任务下达、执行、进度、评审、交付 第一讲:项目立项前的必修课——项目范围管理与组织项目集的管理 一、项目范围管理 1. 定义项目开发范围 1)将商业愿景转化为可执行方案 2)资源的有效配置 3)风险的可控管理 2. 项目需求管理的核心要素 1)核心要素一:多样化的收集方法 2)核心要素二:需求的分类与整理 二、深化需求范围定义平台化模块化方案 1. 架构和共享技术的搭建 2. 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开发方案的制定 3. 项目开发的目标和产品规划 4. 预研阶段的财务和预算管理 三、开发逻辑与范围细化 1. V字形开发逻辑的三个步骤 1)逐级分解 2)逐层验证 3)逐渐整合 2. 范围变更(产品变更管理) 课堂练习:设定新开发一款新品,如何定义项目开发范围 四、组织项目集管理 1. 项目集之间的关系 2. 共性技术管理的关键要素 1)技术(项目)评估 2)技术横展和共享机制 3. 共性技术的开发费用管理 1)开发预算分配原则 a直接预算 b间接预算 c人力成本 2)财务成本评估 案例分析:某公司在进行项目开发过程中,其电气共性技术如何管理和搭载 第二讲:项目开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项目进度管理与项目变更管理 一、项目进度管理 1. 项目周期管理的五个阶段 ——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项目收尾 2. 项目计划管理 1)项目进度主计划及子计划的建立 2)项目计划的分类 a范围管理计划 b进度管理计划 c成本管理计划 d质量管理计划 c资源管理计划 d风险管理计划 3)项目计划成熟度评估的五个步骤 ——流程确认、干系人确认、专家评审、对标分析、模拟演练 4)项目主计划与项目等级的分类关系 3. 关键质量阀的决策内容 4. 项目管理的沟通策略 1)信息传递:通过邮件、任务管理系统传递项目信息 2)关系维护:跨部门关系、团队协作、汇报关系 3)冲突解决:定义问题、聚焦共同目标、提出替代方案、确认行动项 4)制作项目可视化看板:明确重点事项、责任人、周期信息等 5)开展实时协作 6)制定项目例会制度 问题演练:项目关键节点延误和成本超支可能由于五大核心部门间协调不畅、供应链管理不当以及对国内外供应商的整合和监控不足引起。 二、项目变更管理 1. 变更的主要类别 1)开发范围变更 2)进度变更 3)成本变更 4)零部件变更 2. 变更的评审内容 1)项目变更原因的必要性 2)项目变更的影响范围 3. 变更与项目决策的关系 4. 零部件通用化(通用化零部件不允许变更,如一定要变更则变成非通用化零部件) 案例分析:汽车行业——丰田TNGA架构实现80%,零部件通用化成本降低30%,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20% 案例分析:消费电子——苹果M系列芯片跨Mac/iPad产品线复用,研发成本摊薄至单产品 1/5 问题演练:对通用化的认知和水平评判 第三讲:构建高效协作中枢——项目组织机构 一、项目组织机构的分类 1. 红队:技术 2. 蓝队:市场 3. 绿队:商务 二、红、蓝、绿团队的关系 三、团队角色的职责 1. 红队:技术项目总监——制造、试制、产品质量、机械开发、电气开发等 2. 蓝队:市场——趋势研究、战略、用户、竞品、售后、销售 3. 绿队:商务——财务、产品组合规划、造型 课堂演练:建立某项目组织机构 第四讲:新品管理的提升之路——项目质量与风险管理 一、项目的质量管理 1. 项目的质量管理的3个维度 ——产品质量、过程质量、服务质量 2. 质量目标的制定 3. FMEA与问题管理 ——基于PDCA循环构建风险预防与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体系 1)两个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问题溯源与根本原因分析 2)五个工具:FMEA、流程5Why、分析法、鱼骨图、8D报告 二、项目风险管理 1. 策略阶段风险识别最有效的方法 1)信息收集(FMEA) 2)SWOT分析 2. 过程风险的五个等级 1)极高风险(红色) 应对策略:立即停止相关活动,启动应急预案或调整项目目标 2)高风险(橙色) 应对策略:重点监控,制定详细应对计划(如增加资源、引入备用方案) 3)中等风险(黄色) 应对策略:定期跟踪,预留缓冲资源(如时间、预算),必要时调整计划 4)低风险(蓝色) 应对策略:日常管理,通过标准化流程(如定期检查)降低风险 5)极低风险(绿色) 应对策略:接受风险,无需额外资源处理,仅需记录跟踪 3. 风险管控的五步法 ——预警、规避、转移、减轻、接受 4. 项目关键控制点对风险管控的报告和评估 5. 质量阀的决策事项 三、项目开发的流程绩效管理 1. 项目经营体及激励 2. 交付物管理 1)明确各项目里程碑交付物清单 2)组织主要干系人责任人、跟踪人、评审人对交付物进行管理 3. 项目健康度监测 1)主要监测内容:进度、交付物、成本、质量 2)健康度等级:红(问题)、黄(警示)、绿(正常) 第五讲:完美收官与智慧沉淀——项目关闭与项目复盘 一、项目关闭总结的内容 1. 成果展示 2. 财务报表 3. 市场预测 4. 过程文件 5. 达成偏离 二、项目复盘的核心内容 1. 项目目标是否达成 2. 产品入市后市场问题汇总和分类分析 3.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流程是否合规 4. 确定改进项并固化 三、知识产权管理与专精特新项目申报 实战演练:某新品开发从项目需求至项目关闭的虚拟项目管理 ——分小组演练,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组织机构中的不同角色,在项目进度中设置实际中遇到的障碍,小组成员思考如何解决。 案例:某公司计划开发一款新型智能手表,旨在为用户提供健康监测、运动记录、智能提醒、智能支付等功能。该项目预计耗时12个月,预算为 500 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启动,处于规划阶段。 1. 定义该项目的目标,以及目标制定的依据和方法。 2. 简述该项目的范围,包括产品功能范围和项目实施范围。​ 3. 识别该项目可能涉及的主要项目团队成员,并说明他们对项目的影响或被项目影响的方面。团队成员参与项目的时机是全程参与还是阶段性参与,以及项目进度如何分解。 4. 每组设置不同的项目,其他小组挑战,通过PK提升和完善。 5. 项目复盘的核心目的。 课后总结与答疑 1. 现场答疑与辅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排) 2. 每一讲结束前均进行课程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3. 对疑问学员进行课后辅导答疑
课程案例

现在就让线上线下混合式营销搭建起来,驱动业绩增长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
关注公众号
课师宝公众号
课师宝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